3月 21, 2011

2011 TIFA小筆記(四):呂紹嘉與NSO 佩利亞與梅麗桑《Pelleas und Melisande》

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梅特林克」(Materlinck)在1892年完成他的浪漫愛情生死劇《佩利亞與梅麗桑》(Pelléas et Mélisande),感動了一堆作曲家。這些大牌作曲家分別以佩哥哥與梅小妹的主題完成許多動人作品。就我粗淺所知,至少包括了西貝流士的《Pelléas et Mélisande, incidental music for orchestra, Op. 46 》;德步西的《Pelléas et Mélisande, opera in 5 acts》;荀貝格的《Pelleas und Melisande, symphonic poem, Op. 5》;佛瑞的《Pelléas et Mélisande, incidental music and suite for orchestra, Op. 80》。我架上CD只沒有佛瑞,其他都有。


為了呂紹嘉與NSO的這場荀貝格,我北上前曾認真做功課,將Boulez與芝加哥愛樂合作的《Pelleas und Melisande》版本聆聽了很多遍。古典時期的荀貝格是走向調性革命之前的荀貝格,對照後來的作品,他的古典交響曲寫得非常純熟悅耳。這首《Pelleas und Melisande》隱含四個樂章的結構,其實是一首非常「好聽」的交響詩。

上半場加了齊柏斯坦的布拉姆斯第1號鋼琴協奏曲,加料不加錢。但敏感柔順的銅管是國內一直欠缺的遺憾,第二樂章的Piano獨奏段雖然還不錯,可惜Orchestra還是不太搭。

下半場比上半場好些,但是樂團還是糊掉了。NSO的銅管部是老毛病,有足量的聲音,卻沒有清楚的面貌。而弦樂部有清楚的輪廓,卻沒有狂暴的力道。當晚的NSO是個不怎麼整齊的團。

我想抱怨的不只於此,觀眾在陸續就座時,邊就座邊調音的樂手們肆無忌憚的大聲拉奏起來。是平時的練習不足?還是不把買票進場的觀眾當一回事呢?整個音樂廳像菜市場般的吵鬧,失去該有的禮貌。下半場的《Pelleas und Melisande》貼心加了解說投影片,但是投影片畫面卻被枝枝條條的線材切割掉,視覺上十分礙眼。NSO要加油,我看不見泱泱大團應該注重的細節。

我寫這些感想,會不會被NSO記恨列黑名單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