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30, 2011

紅樓夢甲戌本小記

跟樂伯買到胡適紀念館出版的甲戌本,整個人眉開眼笑。關於紅樓諸書我喜歡邊讀邊窮開心,學術考證向來不干我事,但面對這版甲戌本,忍不住要寫幾個字。
胡適於民國16年(1927)得到這甲戌本,原藏者為劉銓福。胡適自言,民國37年中央政府派機到北京接他南下時,他只帶二部書走,一是父親遺稿清鈔本,一是甲戌本紅樓夢,可見其珍重異常。胡適並不藏私,民國50年(196151由中央印製廠印製公諸於世,為初版,印數1500部。民國51年(196264中央印製廠再版,為二版,又稱重印版,印數1000部。民國64年(19751217胡適紀念館三版發行,又稱第二次重印版,印數不明。我手上這藍皮精裝甲戌本,正是胡適紀念館的三版書。
除本文外,三版另有民國50212胡適寫的「影印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緣起」;民國50518胡適寫的「跋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影印本」;民國5164毛子水寫的「影印本再版序」;民國641121毛子水寫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影印本第二次重印跋」,以及「胡適鈔曹雪芹自題詩兩句」,一併說說。





「影印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緣起」應是初版所錄,我猜想「胡適鈔曹雪芹自題詩兩句」同時見於初版。緣起乙文說明得書因緣,也說明胡適當時已閱過己卯本、庚辰本、戚本、甲辰本,另言中央印製廠克服印刷硃墨兩色的技術困難,胡適見時機已到,就答應影印流傳。這是甲戌本第一次公開亮相,據說1500部在印刷廠就被預約一空。
對照日期,50518胡適寫的「跋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影印本」(在網路有全文 )應該在二版亮相,這篇長文對甲戌本的定位與價值做出更明確的宣示,文中另外介紹原藏書人劉銓福生平,並附記墨筆批書人孫桐生,在紅學史上是一篇很重要的文字。胡適去世於民國51224,甲戌本再版時胡適來不及見到,所以「影印本再版序」由毛子水代筆,並且透露一則小故事。原來初版見世後,國史館王藹雲將他所藏的「竹坳春雨樓藏書圖」給胡適看,胡適很高興,題跋為記。此圖是原藏書人劉銓福之友莊少甫之筆,有感劉家兩代藏書情義而作。由劉銓福、莊少甫、王藹雲到胡適的因緣原是文壇佳話。二版時,王藹雲先生慨然同意附錄這張「竹樓藏書圖」,加上胡適為此圖題寫的短跋,這二張摺頁成為二版異於初版的珍貴處。



十三年後第二次重印,改由胡適紀念館發行。仍然附錄莊少甫的圖與胡適的圖跋,三版跋文由毛子水先生寫就,也有則小故事。潘石棟先生懷疑影印本第一頁第一行的「多」和「紅樓」三個字,是胡適補寫。毛子水特請胡適的公子胡祖望校對,結果真是補寫!胡適因為頁紙破損不得已補寫於裏紙,但蓋印以明補寫,並未略人之美。



胡適將這個版本稱為甲戌本,是因為在眾多鈔本中,獨獨這本的第一回多出十五個字:「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頁眉「此下十五字,戚本無」墨筆可能是孫桐生所寫。這段公案大家應該都熟悉。


但甲戌本最重要的異文不在這十五字,而是在第十三回刪去的天香樓文字。四處朱筆批語直是驚心動魄,墨筆本文尚留二處天香樓字樣。






後來,甲戌本有許多翻印本,內地翻印分成甲乙兩種,甲種翻印本保留胡適的序跋及印章,乙種翻印本刪去胡適所有痕跡。我的第一套影印脂鈔本是民國70年(1981620日由宏業書局發行。保留胡適印章,另有「影印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緣起」,「跋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影印本」以及「胡適鈔曹雪芹自題詩兩句」,沒有竹樓藏書圖也沒有胡適的圖跋。所以這回買到胡適紀念館的三版書,樂不可支。

常有人問我,幹嘛那麼喜歡紅樓夢呀?我從來沒有辦法好好回答這個問題,反正就是喜歡。喜歡黛玉晴雯,也喜歡鳳姐探春。我想這紅樓的夢,我還會一直做下去。


10月 27, 2011

2011馬祖遊記(十一):戰地標語

在馬祖見到這些戰地標語,不禁莞爾一笑。最後一張要歸類到戰地標語,是無敵鐵金剛呀!
【待續】



















2011馬祖遊記(十):北竿散步

馬祖不時興汽車租賃,旅人多半以機車代步。偏我不會騎機車,決定雙腳萬能,玩多少算多少是一個人旅行的王道。
芹壁起風飄雨,不願困守房間捉起小傘就出門。由安康步道上山從永康步道下山。雨勢頗大步道濕滑,還得禮讓石階隙縫的強韌綠意。步道曲折山勢不一,山海轉眼易景,散步近一小時,經常呆看美色,忘記往前走。




途經五靈公廟,紅瓦鮮明,芒草大長。


此處石階正在維修,加鋪的木板又長又濕滑,不是可以跳躍的距離。我猶豫很久不敢走,最後很孬的蹲下爬過去。

隔天早起,芹壁無雨隨便亂走,很多照片都在此時拍下。聚落石屋的線條平行,顏色重疊,小傻瓜相機不好拍,只能用力呼吸,將記憶帶到心裡。


走了兩個小時才吃早餐,退房後請民宿主人載我到北竿機場,然後從塘岐走到楊公八使廟。這段路,要先繞行機場外的公路大彎道,穿過飛機跑道下的隧道,走完整片塘后沙灘,進到后沃村最裡頭才是廟。隧道是這樣;在沙灘立定右拍是這樣,左拍是這樣,兩張照片加起來就是塘后沙灘的距離;村子是這樣。





從塘岐走到后沃,又從后沃走回塘岐。慢慢,觀察雨水的素描,沾惹景物的味道。慢慢,就能把嘴角放開。這段路,是四天三夜最微笑的自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