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7, 2011

唯有香如故:《花間十六聲》、《畫堂香事》讀後小記


在台北永樂座書店買到二本很「香」的書:《花間十六聲》、《畫堂香事》。書況都好,《畫堂香事》還夾著2007年聯合報剪報,正是馬吉大哥提過的那篇毛尖。
工藝解注、文物釋名、詩詞講話、以畫證物……這類書籍不少,但多以蟲魚鳥獸、花樹藥草、宗祀儀物等正經事的學術考據為主,鮮少專對女人鍾愛的「香色之物」著手。特別是《花間集》以降詞情香豔不避床枕,加上日常用品精緻有典,凡事講究。「香篆」、「金栗」、「金泥衣」等眾物常出現詞文之中,即使知曉名稱,今日卻多不識用法緣由。而孟暉補足了這個缺憾,她娓娓道述「紅酥手」的名實、「冷畫屏」的原義、「結條釵」的形狀……,文字嬌筆,篇篇生色帶香。尤其沒有「雄味」卻帶著女人特有「軟味」口吻,更是令人喜之愛之,無可莫名。



《花間十六聲》2006年三聯書店初版,手上這本是同年二刷,厚達303頁,講十六種用品:

床上屏風、枕前的山水、山枕、水車、口脂、黛眉、添香、燻籠、香獸與香囊、帳中香、寶鈿與金粟、結條釵、犀梳與牙梳、金泥衣、金縷衣、紅酥。

《畫堂香事》2006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初版,190頁小書,分成香之事、香之容、香之食、香之居四篇,講五十二種物品:

香之事:香囊、蘭湯、椒房、博山香爐、王者香、異國名香。
香之容:澡豆、茉莉花香皂、傅身香粉、薔薇露、香澤、妝粉、畫眉墨、口脂、桂花吻、穿心盒、燻衣、手爐、香袋、繡春囊、香串、香扇、香裹肚、香屧。
香之食:蘭蕙燻肴-椒桂沁酒、玫瑰蒸糕-藤蘿作餅、牡丹拌生-落梅添味、炸玉蘭-煎玉簪、桂花伴鮓-椒蕊佐魚、荼蘼入粥-荷葉為羹、茉莉釀酒-玫瑰蒸露、湯浮暗香-茶烹寒雪、釀花成飴-蜜意成憶。
香之居:薰閣、翠帚、花園、翠屏、畫堂、香爐、爐瓶三事、添香、品香、香山子、香篆、香櫞盤、錦帳、芳枕、金鴨、帳中香、燻籠、香球、茉莉吊掛。

書厚的講十六種,書薄的講五十二種,詳釋及簡述訴求各有不同。兩書都有圖有詞有考證,孟暉有著「文物考證」兼「博物館學」兼「詞名釋文」的真功夫,全然不虛。而我《花間十六聲》先翻看「黛眉」,《畫堂香事》先找讀「畫眉墨」,為的是林妹妹,好朋友就懂我癡。看來看去心頭想的也不是《花間集》,是《紅樓夢》。試問「黛眉」、「口脂」、「薔薇露」、「手爐」、「香囊」、「香串」……那則不是大觀園女兒事?
特別選用嬌嫩的櫻花書衣,握書想香。忽而憶起陸游《卜算子》,「詠梅」最後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兩書講的是舊時嬌物,但展讀孟暉文字,千年香氣如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