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31, 2010
12月 29, 2010
故態復萌萌…
沒買到Celibidache的REHEARSAL幾天都睡不好覺。覺得要對自己好一點,現在閒閒沒事,而且還有160個小時合計20天加班補休不能浪費,所以又去了中友誠品舊拍會。
到了影音櫃台碰到同個小夥子小劉,他記得我上次買了啥,可能覺得我略可言談一直找我講話。他有點失望的說,刻意把幾個德國獨立廠牌的CD好物擺在最前頭,幾天來除了我竟沒人識貨。隨即熱情推薦幾張合輯給我,我有點啼笑皆非。我架上CD雖不到千張基本曲目已略有雛型,很多個演奏家加上很多個作曲家湊出來的合輯我早已不買了。現在花錢買CD,除非是類似Sibelius的Kullervo(曲目缺口),或是S. Richter(買就是了),或是Furtwangler(多多益善),或是Goldberg variation(立志破百),或是Pletnev(缺一不可)……但他講得口沫橫飛,總是相信他一回,低頭仔細看,果然有不錯的CD。就這張:Stanislaw Skrowaczewski指揮的Bruckner Symphony No.7,樂團是 Saarbrucke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舊歐時期的老指揮,音色總有一種木頭般的顆粒與暖度,回家聽了三遍還不厭。
Celibidache呢?買了呀。我一手拿著Skrowaczewski一手拿著Celibidache,小劉更高興了,說Celibidache在EMI的大全集台灣只進200套,他存了16000元買了一套。呵呵,我不買誰誰誰的大全集,貴死了啦,一次買一張就很滿足了。
的確不只買這兩張,翻箱倒櫃找到Gidon Kremer的莫札特之夜DVD。誰敢說這張不好的就站出來報上名。
講完了。我是說,影音部份講完了。書呢?沒買。把書一本本放到購物籃裡,又一本本拿出來。心頭想,叫圖書館幫我買就可以了。其實那天真正動心的,是京都書院出版社的《時繪》,靜岡美術館館藏漆器圖錄,定價新台幣2萬3千3百元。就算一折也要2千元,我買不下手啊!此時,天使戰勝了魔鬼。
就這樣?結束了嗎?其實,我還買了這個:
咦,上次不是買過了嗎?…….但是發現紙箱裡還有一份,手就伸過去了啦,想說55元很便宜呀。此時,魔鬼戰勝了天使。.
萌,草木生長貌。草木生長本來就是一枝枝接著長,才不會只長一枝咧。所以這篇小記我要誠實的命名為「故態復萌萌…」
12月 26, 2010
故態復萌
二年一度的中友誠品舊書拍賣會又來了。二年前剛搬到豐原時搬家勞苦記憶猶新,不敢多買。如今故態復萌,管他什麼書重如石,等下次搬家再來後悔就好了。
現場滿坑滿地的書或一折,或三折……要不就6本500、3本500、5本300……麥田、獨步、田園城市……松本清張、京極夏彥、莫言、約翰伯格……哎喲,反正就是讓人心跳加速兼流口水啦。
其實都怪約翰伯格。人家本來只想去看看不一定要買的(這句當然是自己騙自己),看到約翰伯格《留住一切親愛的》,就知道擋不住欲望啃嗜。十秒鐘後看到莫言《小說在寫我》,加上《崔斯坦與伊索德》、《浮士德的天讉》大辣辣擺一塊,想說只要再找二本就湊成6本500元。
非常認真的找,所以看到尤瑟娜《苦煉》嚇一跳,我不知道有出版這本耶。雖然會讓我的書櫃加添非凡氣質,但我是俗仔,知道無論如何看不完這本書,就放棄了。幾本周芬伶都輕輕放下,看到《孔雀藍調》有點猶豫,但還是放下了。看到王爾德興奮得很,雖然早有巴金譯本,但還是要了。最後一本挑了何亭慧《形狀與音樂的抽屜》,這是文建會初書計畫得獎作品。我不認得作家,但有勇氣寫詩總是好的,起碼值得拍手嘉獎。
簡體書很少,不知整櫃被搬走或是根本沒丟出來,但被我撿到好貨啦,姜德明編著《書衣百影續編》,書呆子不可放過。而且這本一折,只要30元新台幣,真是值得。
但真正讓我在現場偷笑回家大笑的不是書,是過期的2010年TUSHITA藝術月曆。通通一折,翻箱倒櫃找 Balthus,沒有 Balthus 卻找到 Klimt 與 Modigliani。十二張畫只要55元新台幣。不需當月曆,一張一張裁下來當複製畫真是太划算啦。
還沒講完。誠品文具禮品貴得很,現場通通二折。CD和DVD也擺了幾大櫃。不知道 Hans Pinschner是誰,但還是買了,他的巴哈大鍵琴還真不錯。還買了葛濟夫與維也納愛樂在薩爾斯堡藝術節的現場DVD。回家後才想到忘了切利畢達克的REHEARSAL。哎!明天衝去不知道還在不在……
以上,是買給自己的聖誕禮物。好開心。
Vincent
Vincent Van Gogh 不是我最愛的畫家,但我愛余光中翻譯的《梵谷傳》, 也愛 Don Mclean 唱的「Vincent」。我會唱「Vincent」,吉他伴奏部份當然也沒問題。
12月 21, 2010
酒空成仔的彼條歌
這首歌是我喜歡陳明章 老師的起點。1989年出版,僅僅一把吉他貫穿全場的【現場作品壹】,到今天為止仍然是我心目中最感人的現場演出記錄。
一生飄泊四界去/行過半世少年時
夜市仔來去擺一攤/聽阮來唸歌/聽阮的歌
……
今夜廟口來唱歌/唱啊唱阮的相思調
無人來聽/無人圍來聽/是毋是阮的時代有變化
《現場作品壹:雲遊四海》
每天暗時的六點半/酒空成仔的查某子/
就愛去三塊厝去賣肉
從來毋曾嫌過人客濟/只驚伊生理無法做/
心內怨嘆的那條歌....是
horemare aeshide horemare aeshide
賺錢 伊愛褪剝體
《現場作品壹:酒空成仔的那條歌》
發聲,是知識份子必然的方式。感到不平、無奈,即使無力改變,仍然想要大聲地說出來。就算是「無人來聽/無人圍來聽」,知識份子的使命感,仍然讓老師發行了可以大量複製的唱片。他「發聲」的強烈意願性,絕對是知識份子,而非隱逸之士的性格。他尤其關心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族群,從出賣肉體的妓女到家貧之子,都是歌聲中極其動人的故事。
生活在卑微底層的人們對於貧窮的感喟與無奈,在陳明章 老師的歌聲中呈現出異樣的面貌。隱藏的心情,真摯的人格,聽者能感受到他們最後的一絲自我。老師所關心的族群,透過歌聲的傳遞,也間接說出他們微弱的心聲與請求。
雅俗混雜幾乎已成了陳明章 老師的標記。不知道為什麼,那與長相完全不能搭配的溫柔嗓音所唱出的歌曲,竟令人分不出是雅歌或是俗曲。溫柔的敘述固然動人,夾雜著大量粗俗口白的「唸歌」卻是他人無法模仿得來的真實功夫。文白夾雜唱唸互見,對陳明章 老師而言永遠只是他發聲的工具或方式,但是歌曲中的真情與深度又豈是他人可望及?
(摘錄自1999年舊稿)
12月 20, 2010
12月 17, 2010
傻子的加油歌
看到騎菜籃腳踏車載著蘿蔔的女孩,我不禁啞然失笑,這歌說的不就是我嗎?
我喜歡對自己加油。別人也許覺得傻,但我就是喜歡說出"加油"二字時的熱切與希望。加油!大家加油!我也有在加油喔! ^_^
12月 16, 2010
哈夢雷特與其他
在百利舊書坊廝混半天,7本書各有趣味,都說說。
先講《哈夢雷特》。啟明書局民國44年4月台一版,著者「莎氏比亞」。見著時心頭不禁叫好,「哈夢雷特」較「哈姆雷特」切中劇情,莎「氏」比亞也較莎「士」比亞增添漢味,妙極,可惜現今通譯不是這名。這是啟明世界戲劇叢書之一,回家細翻才看到第70頁是白頁。無妨,還是開心。
《小紅馬》,史坦貝克著,伍希雅譯,李威林封面設計,今日世界出版社1969年初版,彼時定價港幣一元。我並非特別喜愛史坦貝克,實是因為封面小紅馬好是可愛。今日世界出版社累積不少美國譯著,林以亮張愛玲都曾為邀約譯稿之列,就算是為了可愛圖像買書,料想譯筆不差。但太懶書還沒看就是了。
《空城記》,渡也情詩集,漢藝色研詩文手札系列,扉頁有作者題贈字句。漢藝色研書籍設計總是雅潤,多入手一本就多一分欣喜。至於空了何城安了何計,書裡各人自找答案,我就不言說了。
《夏戈爾自傳》,遠景傳記文庫編號4,譯者黃翰萩,1985年3月初版。書況極好,前手恐怕沒怎麼翻閱。我一直都喜歡Chagall,想看看畫家35歲的自傳就買了。題外話,這書竟擺在「泰戈爾」架上,若非眼尖就錯過。我不苛責上架錯誤這等事,把泰戈爾與夏戈爾擺在一起沒啥大不了,記得在某小鎮圖書館借到羅智成《寶寶之書》,不在書庫竟擺兒童閱覽室。後來自個兒莞爾一笑,書名寶寶字體加附注音,不放兒童閱覽室要放那兒?
梁實秋《罵人的藝術》,遠東圖書公司1974年3月5版,中英雙文並列。前手叫David,封面底有簽字。並非沒有這書也非版本稀奇,是藏書票太特立獨行引我好奇,因為是張Winston煙盒紅紙片。但回家細看才得知不是藏書票,是David為蓋住幾行字故意貼上去的。透著燈光審視,那幾行字是女人的名字。光想想其中曲折都可以發展出一篇短篇小說了。
買到大林版《葉珊散文集》。洪範版在架上好多年,讓大林版來作伴。
之前提過《紅樓夢譜》與《紅樓夢人物譜》現又找到《紅樓夢人物介紹》。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9月四版,李 君俠著。沒有電腦索引的年代,李 君大概也是一筆一筆笨功夫先抄錄後整理的紅癡。這種書多多益善,功德無量。
講完了,7本書共花費350元新台幣。現今已完全不敢想總有一天要搬家的事,書架空隙儘量塞填就是了。
變奏的變奏
郭德堡本來就是鋼琴變奏曲,但這個變奏還有變奏。例如這些:
Gaede Trio
NES Chamber Orchestra
Jacques Loussier Trio
Uri Caine Ensemble
Gaede Trio和NES Chamber Orchestra同是Dmitry Sitkovetsky改編的弦樂版。Jacques Loussier Trio和Uri Caine Ensemble是爵士那個國。
變奏的變奏問我愛誰?當然是Uri Caine。適合旅行,適合狂歡,適合一個人生悶氣,適合拿出來炫耀自己有多厲害專聽冷門CD。
再問一次到底最愛誰?哎!還是Gould 1981。不要每天聽,要不,整天到睡前都不喜歡別人。
12月 15, 2010
100顆跳動的心
傍晚下雨,天有冬氣。前些天聽Jacques Loussier 三重奏,今天聽Michel &Tony Petrucciani 《Conversation》。
房間打暗僅有桌燈明著,我聽音樂講故事。這張1992年的父子對話是我的第一張Petrucciani。冷雨中音樂帶來暖度,我彷彿看到Michel的笑容。
鋼琴太迷人,又找出《100 Hearts》。最後一軌口哨與鋼琴的二重奏妙不可言,我的心跳動不停。
房間打暗僅有桌燈明著,我聽音樂講故事。這張1992年的父子對話是我的第一張Petrucciani。冷雨中音樂帶來暖度,我彷彿看到Michel的笑容。
鋼琴太迷人,又找出《100 Hearts》。最後一軌口哨與鋼琴的二重奏妙不可言,我的心跳動不停。
12月 14, 2010
12月 13, 2010
三色摇擺之夜
週六去台北聽了Jacques Loussier Trio。若不是工作在十一月底完結,我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聽音樂會。去得成好高興。先說說曲目,上半場四首分別是:
D大調第五號賦格(Fugue No.5 in D Major, BWV 850)
C小調田園曲(Pastorale in C Minor, BWV 590)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 from Orchestra Suite No.3 in D Major, BWV 1068)
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ourg Concerto No.5 in D Major, BWV 1050)
下半場兩首:
D大調嘉禾舞曲(Gavotte in Major, from Orchestra Suite No.3 in D Major, BWC 1068)
D小調協奏曲(Concerto in D Minor. BWV 1052)
Jacques Loussier當然已經老了,他白髮蒼蒼緩步上台時,我還擔心鋼琴力道不足。尤其今晚曲目都是十年前老調,真不知搖擺到最後會不會停擺?
第一首不知三個人是酒喝不夠還是喝太多?總覺有點恍神,第二首才開始加溫。第二首Pastorale 的bass solo尤其令人莞爾,一會兒當成吉他撥奏,一會兒變身巴哈無伴奏大提琴,一會兒練習基礎音階,頑皮程度直追 Uri Caine的郭德堡變奏曲。第三首、第四首分別是G弦之歌與布蘭登堡5號,極其朝氣華麗的三方會談,果然功力。
下半場先是嘉禾舞曲,完全是Jazz的型,Jazz的味。鋼琴不見暴烈性格而是順極流暢,沒有數十年胸有成竹的自信,絕對彈不出這等音階。然後是D小調協奏曲。鼓,竟然在敲旋律。是旋律,不是節奏喔!看著兩隻棒子輕巧地在爵士鼓的各個部位敲出流暢的旋律線,我真的有被嚇到。
Jacques Loussier trio的音樂會,全場交織著Bach與Jazz。不是規矩的六角竹編,也不是隨性的亂針繡,而是看不出設計規則的的華麗織錦。三個老人演奏老曲沒有青春冒險的火花,但是Jacques Loussier的鋼琴流暢自得,Benoit Dunoyer de Segonzac的貝斯幽默自在,Andre Arpino上半場溫柔克制,下半場大顯神威。我多心了,廉頗雖老神采卻不減當年啊!
音樂廳很少有燈光設計,這場 Jacques Loussier trio難得更動頂板燈源。打在鋼琴上的是白光,像Jacques Loussier白髮的白也像鋼琴鍵的白。打在貝斯上的是黃光,是bass 琴身溫暖黃褐的木頭色。打在鼓上的是藍光,輕脆冷冽的金屬色。當晚三色分明,但這三色搖擺卻令人迷醉不已。這種音樂還是聽現場的好,我好開心!
12月 12, 2010
咖啡館裡的歌劇歡唱
為了慶祝2010年歐洲歌劇日,在西班牙 Pamplona 的 Iruna 咖啡館舉辦的歌劇音樂會。看每個歌者的歡愉,每位客人的驚喜,真是太讚了呀!
Pamplona 就是舉辦奔牛節的小鎮。2007年人家有去過。啊!真懷念呀!好想再去一次呀!.......
Pamplona 就是舉辦奔牛節的小鎮。2007年人家有去過。啊!真懷念呀!好想再去一次呀!.......
依然溫柔
今年仍然參加了2010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回想起來,2007年正式成團後我不曾錯過任何一年,今年是第四年。
今年協奏曲之夜曲目如下:
Bach: Concerto for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Hindemith: Trauermusik for viola and String Orchestra 《辛德密特:葬禮音樂》
Shostakovich:: Symphony for Strings (From String Quartet No.8 op.110) 《蕭斯塔可維契:弦樂交響曲》
Beethoven: Symphony No.3 “Eroica” 《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幾年下來,樂團首席薛志璋已有大將之風, 他跟胡乃元的調性協合與演奏默契都相當好,第一首曲子我聽得我很享受。這首曲子原本不叫《雙小提琴協奏曲》,叫《寫給六個聲部的協奏曲》。六個聲部指主奏雙小提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但是當晚現場搬出大鍵琴來,我沒有先做功課耳力也不夠,實在不清楚大鍵琴是取代六個聲部的那一部。在此轉貼前些日子在宜蘭的戶外場次。
我本來就喜歡中提琴音色,布拉姆斯的中提琴奏鳴曲是我最愛之一。TC樂團的中提琴首席李捷琦非常優秀,我手上還有他的CD。Hindemith這首短曲不到十分鐘,情緒卻很完整。在此轉貼Bashmet的版本,李捷琦當晚表現不比Bashmet差,他真的很棒。
Shostakovich第八號弦樂四重奏是一首非常適合TC樂團的曲子,現場四個弦樂部平衡且默契十足,violin和viola對話與cello獨奏都很有畫面,令人難忘。轉貼Emerson String Quartet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
相較之下,動用四十幾個人演奏的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令我小小失望。以往TC樂團講究的與擅長的是合諧的弦樂合奏。但當晚英雄交響曲速度頗快,總覺得各聲部各自發展,音量失於雜亂,有點可惜。
安可曲是Grieg的Våren (Last Spring),胡乃元說這首優雅的小品要獻給天災不斷的台灣。
除了第一首巴哈,其他曲目都與生死有關。辛德密特的《葬禮音樂》;蕭斯塔高維契的秘密遺囑;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是送葬進行曲(Marcia funebre);安可曲也是要獻給苦難的受災人民。胡乃元對故鄉的祝福與有情我感受得到, 這也是我喜歡胡乃元的原因之一。
12月 08, 2010
勵志歌曲
今晚聽布魯克納第八。第二樂章的起頭是我的勵志歌曲,這旋律不管怎麼聽都深具激勵藥效,沒有多餘的悲傷。即使Celibidache的神指亦如是。
記得Celibidache來台灣的曲目是是布魯克納第四,那次我不能去,致使抱憾終身呀!
記得Celibidache來台灣的曲目是是布魯克納第四,那次我不能去,致使抱憾終身呀!
12月 05, 2010
笨拙與動人
我的書衣(二)
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好幾位國內知名的染織工藝家。除了純粹藝術創作,為了換取銀兩他們也做文創產品,例如布包、桌旗、圍巾……,但我只對書衣有興趣。由於是工藝創作不是量販商品,不可能有第二件完全相同的書衣,我手上這幾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每件都留著工藝家的想法。
這件梅花衣是型染作品,線條細美綿密,極為費工,是我買下的第一件創作書衣。串珠棉線也是藍染,用來當溫柔書箋。藍花雜生,猶如林間,試著讓楊牧《疑神》的狐狸躲藏,視覺效果出奇的美好。
泰雅族石壁工坊作品兩件,是林淑莉 老師的得獎作品。中間織帶的菱形圖樣是泰雅族圖騰,以經緯線一道一道手工編織完成,其餘布面是植物染。內裡有筆袋及小插口,外頭有扣鈕。由於以創作概念為優先,兩件手作物的尺寸與普通書籍開本有所誤差,很多書都放不下。後來是楊牧《瓶中稿》穿淺衣,董橋《今朝風日好》穿深衣。深衣尺寸頗窄,作家出版社簡體版《今朝風日好》開本略小,才能穿得下。
綠書衣也是植物染作品,梭織彩帶及梭織鈕扣頗具設計感,具有商品化的潛力,是北部染織工藝家的作品。當初見著三本,不同植物染料染出綠、藍、褐等不同顏色,我挑了翠綠。太喜歡,讓楊牧《陸機文賦校釋》先穿上。
這款書衣讓我驚為天人。藍綠兩色由不同植物染料染成,布料暖厚,斜裁得宜。簡樸設計讓我立刻下手,適合洪範隨身讀系列,也適合文鏡文庫系列。泰戈爾《吉檀迦利》很合身。
蝶紋書衣是彭春林 老師作品。魯凱族男子依文化禁忌絕不可動針線,彭 老師甘冒禁忌一頭栽進針黹創作,如今在藝術創作與傳承傳統技藝兩方面都有所成就,總算得到族人的認同。超大書衣是雜誌尺寸,日版《唱片藝術》或者《東海岸評論》都穿得上。
也有不適合穿布書衣的書,例如馬以工《石頭記的虛幻與真實》,封面設計直指絳珠及頑石,還是用霧面書衣比較好!
工藝書衣每件都獨一無二,但因先考量創作理念,在使用上有時反而不太順手。例如尺寸,我手上的工藝書衣只能適合少數幾本書,令人扼腕。反而商品書衣在小細節上較為體貼,考慮到書背厚度不一所以設計了彈性尺寸,也有好用同款的布書箋。
身為書呆子,另外關心文創政策也關心工藝創作,在此把寶貝與大家分享。野人獻曝,一點雜想僅供參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