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05, 2010

我的書衣(二)


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好幾位國內知名的染織工藝家。除了純粹藝術創作,為了換取銀兩他們也做文創產品,例如布包、桌旗、圍巾……,但我只對書衣有興趣。由於是工藝創作不是量販商品,不可能有第二件完全相同的書衣,我手上這幾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每件都留著工藝家的想法。

這件梅花衣是型染作品,線條細美綿密,極為費工,是我買下的第一件創作書衣。串珠棉線也是藍染,用來當溫柔書箋。藍花雜生,猶如林間,試著讓楊牧《疑神》的狐狸躲藏,視覺效果出奇的美好。


泰雅族石壁工坊作品兩件,是林淑莉老師的得獎作品。中間織帶的菱形圖樣是泰雅族圖騰,以經緯線一道一道手工編織完成,其餘布面是植物染。內裡有筆袋及小插口,外頭有扣鈕。由於以創作概念為優先,兩件手作物的尺寸與普通書籍開本有所誤差,很多書都放不下。後來是楊牧《瓶中稿》穿淺衣,董橋《今朝風日好》穿深衣。深衣尺寸頗窄,作家出版社簡體版《今朝風日好》開本略小,才能穿得下。


綠書衣也是植物染作品,梭織彩帶及梭織鈕扣頗具設計感,具有商品化的潛力,是北部染織工藝家的作品。當初見著三本,不同植物染料染出綠、藍、褐等不同顏色,我挑了翠綠。太喜歡,讓楊牧《陸機文賦校釋》先穿上。


這款書衣讓我驚為天人。藍綠兩色由不同植物染料染成,布料暖厚,斜裁得宜。簡樸設計讓我立刻下手,適合洪範隨身讀系列,也適合文鏡文庫系列。泰戈爾《吉檀迦利》很合身。


蝶紋書衣是彭春林老師作品。魯凱族男子依文化禁忌絕不可動針線,老師甘冒禁忌一頭栽進針黹創作,如今在藝術創作與傳承傳統技藝兩方面都有所成就,總算得到族人的認同。超大書衣是雜誌尺寸,日版《唱片藝術》或者《東海岸評論》都穿得上。


也有不適合穿布書衣的書,例如馬以工《石頭記的虛幻與真實》,封面設計直指絳珠及頑石,還是用霧面書衣比較好!


工藝書衣每件都獨一無二,但因先考量創作理念,在使用上有時反而不太順手。例如尺寸,我手上的工藝書衣只能適合少數幾本書,令人扼腕。反而商品書衣在小細節上較為體貼,考慮到書背厚度不一所以設計了彈性尺寸,也有好用同款的布書箋。



身為書呆子,另外關心文創政策也關心工藝創作,在此把寶貝與大家分享。野人獻曝,一點雜想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