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20, 2012

兩部喜劇?小記《金花囍事》與《海鷗》

我喜愛的表演類型向來是音樂>舞蹈>戲劇,這二週卻少見的接連看戲:55「大開劇團」《金花囍事》,518台南人劇團《海鷗》。留下些情緒,來寫寫。

大開1988年創團以來,積極爭取公家資源,大量開發周邊商品,兒童劇場及現代劇場左右開弓,年年有新戲,培養出死忠粉絲團。難得的是,多年來對於校園及偏遠地區的戲劇教育,持續不間斷的札根。好一陣子沒看戲,收到《金花囍事》貴賓券,特別抽空去了。
 
《金花囍事》是標準台味的舞台劇。演員群我不相熟,但是唸白走位肢體表情,頗為到位,劇本也夠準,金花媽媽在衝突場面每每喊著:「別拉我,我要上廁所!」的橋段,一再引得轟堂大笑。親情倫理單親媽媽奮鬥記,全劇充斥台式泡菜式的趣味,親和感,重口味,惹人淚。散場時人人眉開眼笑,覺得看了齣好戲。
看完《金花》意猶未盡,興沖沖買《海鷗》票券。不貪心,只買低價位。契訶夫說這是四幕喜劇,雖然莫札特等人也常將二代亂倫要死要活的故事寫成喜劇,但《海鷗》的人物,要不夢想破滅,要不死亡罩頂,要不懦弱怕事,要不始亂終棄。前頭死了海鷗,後頭死了作家,何喜之有?但人生荒謬不就如此?善良的人,失敗。多情的人,孤單。淡泊的人,是非。旁觀的人,無力。……是喜劇啊!死死生生,假假真真,若舉世皆然, 稱喜,何謂不可?三個半小時的長劇, 走出台中中山堂已然半夜十一點。開車返家,車上聽李希特彈貝多芬「漢默克拉維」,想著死掉的海鷗,突然不勝唏噓起來。
去年瘋狂連看五場TIFA,其中波蘭中生代導演克里茨托夫.瓦里科夫斯基率領的舞台新劇《阿波隆尼亞》,讓我見識到當代劇場的魅力,我還特別寫了篇小記(在這裡)。雖然台灣劇場多年來的蓬勃發展,練就許多精采的劇場演員,但我認為,台灣劇場的劇本深度與舞台設計,顯然仍有進步的空間。
《金花囍事》與《海鷗》比較之下,金花演員已具力道,雖有老嫗能解的笑點,終究比不上契訶夫的經典對白,一景到底的舞台設計也顯太單薄。台南人的台語版海鷗,準確捉住契訶夫的荒謬倫理與矛盾人性,改編的確成功,舞台設計豐富些,音效好些,但演員似乎不如金花群,青澀了些。
其實兩場都是好戲,我沒有不喜歡。人生與戲劇是雙面鏡,不論是映出人性的戲劇魔鏡,或是藉由劇場故事彌補了人生缺憾,對於我們而言,都是部份的救贖與釋放。大開是在地劇團,《金花囍事》在中山堂的票房相當不錯。《海鷗》在台中的票房不算好,查過6月初台南人在台南的票房情況,竟也不如預期。好戲需要大家多多支持,不論是台中的大開還是台南的台南人,在地劇團在奮力生存之際所推出的年度新戲,更需要我們支持。喜歡看戲的人別錯過了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