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05, 2011

書呆子的幸福:《書林清話》

More about 书林清话



《書林清話》,作者葉德輝。後來查資料才知道《書林清話》是版本學的重要專著,之前根本不識得這書,當時看到卷一及卷二的目錄就決定買了。目錄如下:

卷一:

總論刻書之益

古今藏書家紀版本

書之稱冊

書之稱卷

書之稱本

書之稱葉

書之稱部

書之稱函

書有刻板之始

刻板盛於五代

唐天祐刻書之偽

刀刻原於金石

版本之名稱

版片之名稱

刊刻之名義



卷二:

書節鈔本之始

巾箱本之始

書肆之緣起

刻書有圈點之始

刻書分宋元體字之始

翻板有例禁始於宋人

宋建安余氏刻書

南宋臨安陳氏刻書之一

南宋臨安陳氏刻書之二

宋陳起父子刻書之不同



這兩天亂翻過一遍,喜愛之餘寫幾則小筆記。


(一)書的稱呼

自卷一就知道作者是個書呆子。葉德輝就書的歷史發展先後講述冊、卷、本、葉、部、函。

1.「冊」指竹簡,或刀刻或漆書,古文作「笧」, 從竹部。

2.爾後是「卷」,指帛紙,帛之於書便於舒卷,閱讀書寫之功能上顯有改善。王充《論衡》:「短書俗記,竹帛胤文。」可見為漢時通用物。

3.書卷摺疊成「本」,翻閱尤便。

4.最有意思的是「葉」,今人稱書一紙為一頁,頁同葉,但作者有不同的見解,認為「葉」是後字,原字為「枼」,義為「薄木」。一翻一枼,薄且便於翻檢。

5.「部」有分類之用。

6.「函」為護書之意。

此等歷史淵源,若非書呆子怎能知道,若非書呆子又怎需知道?真真有趣。



(二)小書

卷二講的巾箱本就是今日所稱文庫本。文庫本一詞應該源自日本吧,今日大約A6大小的書籍都通稱文庫本了。小袠書函便於隨行,巾箱本也未必僅做科舉小抄用途,裝幀以細小為樂也無不可。葉德輝自藏乾隆年間《世說》長止工部尺一寸八分,宽一寸七分,換算後長約6.4公分,寬約6.1公分,當真小得可愛。我也有巾箱本,一部《紅樓夢譜》長8公分寬12.8公分,極其迷小,我愛不釋手。


More about 红楼梦谱



(三)宋元體之別

刻書字體以宋體與元體為最。橫輕直重謂之宋字,楷書圓美謂之元字。宋元兩代愛宋字刻本,元代卻愛元刻本。我愛宋字,跟黃庭堅有關。這故事說來話長,舊格子貼過文。


(四)曹寅

卷九「都門書肆之今昔」講到楝亭藏書:「又西為延慶堂劉氏,在路北……夏間從內城買書數十部,每部有楝亭曹印其上……楝亭掌織造鹽政十余年,竭力以事鉛槧。又交於朱竹垞,曝書亭之書,楝亭皆鈔有副本。」曹寅是大藏書者,書香家世。

為什麼注意曹寅?哎!沒法子,我中紅毒太深了。

(五)買書之樂

葉德輝寫了長詩《後買書行》,有幾句特別令我發笑:

齊魯吳越間,轍跡我頻至。獲書捆載歸,充棟無餘地。

新學仇故書,假途干祿位。哀哉文物邦,化作傀儡戲。

吾衰庶事艱,或咎書為祟。豈知兵燹餘,反獲長恩庇。齎斧倘有餘,罄作收書費。

問汝欲何為,老至謀生計。刻書復鬻書,較勝食租稅。

天不喪斯文,或者無人忌。偶憶半生癡,何止六經醉。甘苦托歌謠,聊抵買書記。

呆頭鵝之狀,令我又鼓掌叫好。



見到葉德輝或董橋這種大藏書家,羨慕讚嘆兼有之。自己也買書,雖然書量微小類別雜亂,但自得其樂久矣。所以書呆子的幸福,我也懂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