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余光中也曾翻譯過這詩的,據我所知,余老至少出版過2種譯本,《英美現代詩集》初版應該是1968年大林版,我手頭的是1981年時報再版。余光中所譯每句九字,齊整劃一。詩題沿用「雪夜林畔」意象,小改為「雪夜林畔小駐」。句尾音節有押韻,難得。安眠與安睡是雙生同義,直指生命終點,「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羨」乙句真不知從何想來。
雪夜林畔小駐/余光中譯,《英美現代詩選》(時報1981)
想來我認識這座森林,
林主的莊宅就在鄰村,
卻不會見我在此駐馬,
看他林中積雪的美景。
我的小馬一定頗驚訝:
四望不見有什麼農家,
偏是一年最暗的黃昏,
寒林和冰湖之間停下。
它搖一搖身上的串鈴,
問我這地方該不該停。
此外只有輕風拂雪片,
再也聽不到其他聲音。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羨,
但我還要守一些諾言,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後來和英出版《雪晚林邊歇馬》,附CD,列為青少年讀物,譯者仍是余光中,但字句有所斟酌,與當年譯筆小異。我很喜歡詩名:「雪晚林邊歇馬」,二字一節,短短六字三種風景,當可比擬「古道西風瘦馬」之美。我更喜歡這個版本。
雪晚林邊歇馬/余光中譯,《雪晚林邊歇馬》(和英,2004)
我想我認得這座森林。
林主的房子就在前村;
卻見不到我在此歇馬,
看他林中飄滿的雪景。
我的小馬一定很驚訝,
周圍望不見什麼人家,
竟在一年最暗的黃昏,
寒林和冰湖之間停下。
馬兒搖響身上的串鈴,
問我這地方該不該停。
此外只有微風拂雪片,
再也聽不見其他聲音。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羨,
但是我已經有約在先,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陳黎與張芬齡的譯本是從網路 「增訂版詩樂園:現代詩120首賞析」 見到的。每句十字,也是齊一也有押韻,但我還是喜歡余光中版本。每句九字,朗讀起來進歇有節,每句十字,讀起來韻律感稍弱。詩名「雪夜駐林畔」仍是夏菁「雪夜林畔」意象。我覺得這譯本沒有余光中好。
雪夜駐林畔/陳黎.張芬齡譯,載自網站「增訂版詩樂園:現代詩120首賞析」
這是誰家樹林我想我知
雖然他的住屋設於村子;
他不會看見我在此駐足
注視他林中積雪的景致。
我的小馬一定覺得迷糊
為何停在不見農舍之處,
介於樹林和結冰湖當中
在今年最最黑暗的日暮。
他搖了一搖轡上的串鈴
好似問我有否搞錯事情。
四下闃靜除了隱約聽見
微風吹拂細雪飄落之聲。
樹林可愛,深邃又幽暗。
但是我有諾言必須履踐,
還要趕數哩路方能入眠。
還要趕數哩路方能入眠。
另外網路 「東城樂府(旗艦店)」 有另個譯本,詩名與余光中相同,用「雪夜林畔小駐」,但是詩句竟然譯成五字古詩。我覺得這版譯詩與原詩詩義不同,例如:「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兩句,詩中小馬不願停歇,搖著鈴鐺是想要繼續前去。但吳東晟的譯本完全相反:「搖鈴比鉦鐸,鳴嘶求停泊。」小馬嘶鳴竟變成不願前進的意思。又如佛洛斯特將死亡幽地講得極委婉,而吳東晟「闃林幽不開,佳地堪長埋。」二句則講得太直接。把吳東晟譯本當成獨立詩作來看,就無妨,而且會覺得寫得不錯。
雪夜林畔小駐/吳東晟譯,轉載自網站: 「東城樂府(旗艦店)」
入林疑曾客,廛中故人宅。停驂倩誰看?四望飛雪白。
踟躕馬不安,無家可掛單。嚴冬暮色薄,林湖且盤桓。
搖鈴比鉦鐸,鳴嘶求停泊。清風拂雪來,此外俱寂寞。
闃林幽不開,佳地堪長埋。君子重然諾,焉能委塵埃?
在這六種譯本當中,我最喜歡余光中「雪晚林邊歇馬」版。詩名下得好,詩句也譯得好。應該還有許多中譯本我未曾見過,但我已見過六種,已經覺得了不起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